近年来,绿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丰都风电发展丰都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点亮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绿色大力发展风电清洁能源产业,新路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绿能截至目前,丰都风电发展全县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43万千瓦,点亮占重庆市风电总装机容量的绿色五分之一,2024年发电量9.38亿度,新路正逐步构建起清洁、绿能高效、丰都风电发展可持续的点亮能源发展新格局。

风电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绿色
风电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起源

三坝风电场开启绿色篇章

丰都县的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风电发展之路,始于三坝风电场项目。2014年4月22日,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17年全面投产,自此,丰都县成功迈入风能发电时代。

三坝风电场坐落于海拔1700米的高山之上,这里属于典型的山地风、峡谷风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据三坝风电场负责人介绍,当风速达到3米/秒以上时,风力发电机组便开始运转发电;当风速攀升至11米/秒以上,机组即可满负荷发电。2017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建成并投产了丰都县境内第一个风电项目——三坝风电场,丰都县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自全容量并网发电以来,整个电场年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这些清洁电能通过电网就近输送,不仅有力保障了丰都县及周边地区的用电需求,更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贡献了重要力量。

横梁风电站。
横梁风电站。

发展

多个项目遍地开花

三坝风电场的成功,为丰都县风电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丰都县风电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多个风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成并网发电。横梁、回山坪、五洞岩等风电项目纷纷落地,使得全县风电项目装机总容量2024年发电量9.38亿度。

走进回山坪风电场,只见一座座高大洁白的风力发电机错落有致地矗立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上。巨大的风叶在微风中徐徐转动,发出低沉而有节奏的呼呼声。现场的技术人员正忙碌地穿梭于风机之间,仔细检查着设备的运行状况。

五洞岩风电都督风场。
五洞岩风电都督风场。

“回山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9亿千瓦时,大约每年可为9.5万户居民供应绿色电力能源。”风电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与同等发电量的火电项目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7万吨,对环保的贡献十分显著。”

而五洞岩风电场项目规模更为宏大,它横跨丰都县暨龙镇、南天湖镇、都督乡等三个乡镇,总装机容量为149.5兆瓦,整个项目每年可实现上网电量约3亿千瓦时,每年可以节约标煤9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五洞岩风电暨龙风场。
五洞岩风电暨龙风场。

突破

克服重重困难前行

在丰都县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克服了诸多困难。其中,交通问题是风电项目建设面临的首要挑战。

运维人员检查开关柜的运行数据。
运维人员检查开关柜的运行数据。

风力发电机叶片、塔筒、机舱等属于不可拆解的大件运输物品,要将这些庞然大物运送到建设现场,需要良好的道路条件。为解决这一问题,丰都县整合相关政策资金,大力完善道路、桥梁、隧道等区域路网结构,为风电设备运输提供坚实保障。以三坝风电场为例,其巧妙依托南天湖旅游景区建设,将场区公路与旅游道路相结合,不仅打通了项目进山的“最后一公里”,还节省了大量前期资金投入。

同时,丰都县不断强化融资、税收、用地等政策优惠,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家能源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有力推动了风电项目的快速发展。

国网重庆丰都供电公司员工检修维护输电线路。
国网重庆丰都供电公司员工检修维护输电线路。

展望

持续奋进再谱新篇

系列风电场的建设,使丰都县走出了一条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绿色减排的成功之路。如今,丰都县的风电产业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县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43万千瓦,占重庆市风电总装机容量的五分之一,2024年发电量9.38亿度。

同时,丰都县还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并网和消纳工作,大力推广电能替代,依托智慧农业、电动汽车等,促进能源消费电气化,让更多清洁能源实现就地消纳利用。

三坝风电场一角。
三坝风电场一角。

展望未来,丰都县将继续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确保已建成的清洁能源项目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做好规划引领,策划招商一批清洁能源项目落户,力争到2035年建成100亿级重庆市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全县的风电产业,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奏响一曲绿色发展的激昂强音,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丰都将凭借风电产业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 邓军杰

责任编辑:徐力超